SI TENG PRODUCT
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主體裝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總體來看,我國部分高爐技術經濟指標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轉爐冶煉負能煉鋼水平穩步提高,軋鋼生產線集成了世界先進控制技術,如高效生產、板形控制、表面質量控制、控軋控冷等,為綠色高性能鋼材產品研發、生產供應提供了保障。
與此同時,一旦生產規模、工藝流程、結構和裝備水平確定下來,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便會隨著鋼鐵節能工作的推進得到廣泛普及與應用,傳統的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鋼鐵生產節能潛力越來越有限。從企業層面,如何深挖節能潛力;從系統角度,如何進一步統籌協調節能與環保,探索能源原料結構和工藝流程結構的優化與變革,顯得尤為重要。
加之超低排放等環保標準要求不斷加嚴,提升和完善環保治理設施所帶來的能耗增加已成為鋼鐵能耗增加不可回避的因素。因此,在下一輪的節能領域技術改造中,綜合優化環保節能協同作用的技術創新突破是難點和關鍵。
現實層面,應積極鼓勵鋼鐵行業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如進一步提升光伏發電、風電等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比例;支持擴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鋼鐵企業應用范圍上的研究與開發,鼓勵清潔能源在鋼鐵生產用摻燒煤機組、煤氣發生爐等領域的替代,促進能源結構調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煤炭占比,采用低灰、低硫、低水分的原料煤,提高煤炭和原料質量,降低鋼鐵行業煤耗,實現全行業節能低碳共同進步。
建議將低碳冶金技術
上升為國家產業發展戰略
工業碳排放主要來自生產中的化石燃料燃燒,因此,中國一些地區大多采取控煤政策。其實,鋼鐵生產所用焦炭主要用于還原反應,歐洲一些國家將其視為還原劑而非燃料。當然,從節能低碳角度考慮,中國鋼鐵仍需進一步減少煤炭消耗。我國鋼企先進適用的節煤減排技術普及率都已相當高了,因此,從國家鋼鐵工業轉型升級戰略角度出發,推進低碳冶金技術創新突破勢在必行。
目前,寶武、河鋼、建龍、日照鋼鐵、酒鋼等企業都在啟動低碳冶金工藝技術研發和探索。從國際相關類似的研究實踐來看,歐洲的ULCOS(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煉鋼工藝研究項目)自2004年開始組織實施,共有15個歐盟國家和48家企業及相關機構參與并支持。日本政府COURSE50(環境和諧型煉鐵工藝技術開發項目)自2008年開始實施,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JFE、神戶制鋼、新日鐵住金和日新制鋼與新日鐵住金工程公司共同聯合開發。以上項目都歷時十幾年,尚在實施中。
創新不易,突破與風險并存。因此,建議將低碳冶金技術放置于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層面,集合國家重大專項、行業和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低碳冶金聯盟的有效合作。
山東昌盛聯合金屬制造